Return to site

從沙漠出發:邊界上的生態學

第二屆銀川雙年展預覽

· 藝術 Art

文/申雁冰

本文首次發表于台灣《Art Plus》雜誌2018年5月刊

為期三個月的第二皆銀川雙年展,將在這個夏天展開。此次雙年展,旨在將自身置於既定的地緣歷史情境下去衡量,將自身作為弱勢語言去呈現,通過知識考古學對當代世界的迫切性進行回應。

本世紀初,「西部大開發」曾是很響的口號,針對中國東西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政府提出開發西部、東部支援西部的政策,帶動西部發展,然而這個口號近些年漸漸暗淡下去,不再被提,該政策也並沒取得明顯的效果。在今日的現代化、全球化的世界,缺乏交通條件和資源的「欠發達地區」是否是一個不該存在、應儘快根除的現象呢?如今是否是一個信奉「發達即正義」的世界呢?第二皆雙年展對此進行了思考,相比試圖抹去自身弱點,快速追趕上先進力量的「西部大開發」,策展人試圖客觀正視自己、正視自身本來的狀態。欠發達可否不被視為弱點,而是事物本身的客觀存在?這種存在,是否也有它的另一種美學價值?

人們通常認為沙漠只是一個地理學上的概念而非歷史的沉澱,或許是因為沙漠拭去了痕跡,無法保留方向和記號。銀川雙年展試圖通過發掘歷史記憶和發現潛在視角去優化環境問題的可持續性。寧夏,這個茫茫戈壁沙漠之下、黃河水之上、賀蘭山腳下的地方,也曾有絲綢之路遺留的印記。這裏,沙漠位於鄉村的邊緣,多種生態系統交匯分層,使生物多樣性得以保存,遊牧和定居、牧人和農民、不同起源的少數民族、廣闊的空間和起伏的曠野,非物質和物質文化並存。

本年度的銀川雙年展,就是從西部本身的狀態出發,不僅僅把中國東部的發達地區作為參照體,也是與中亞、北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帶聯合起來,將世界的發達國家、國際社會作為一個參照體,探討「欠發達」、「不發達」的區域,作為一種弱勢的力量,使用屬於自身的弱勢語言,去回應世界。這種當代考古學,就是把這一欠發達區域放到人類文明和歷史長河中去看待,看到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中,這一地緣的作用與價值,然後去回應當下現代化、全球化的迫切需求。當回歸自我本身、正視自身的特點,而不是急於去掩蓋弱點、改變自己以迎合外界需求,反而營造了獨一無二、更加豐富的藝術。比東部更荒蕪的西部,迎來了更好的雙年展。

今年的銀川雙年展通過四個相互關聯的主題板塊展示,「遊牧空間和農耕空間」、「自然中的勞動與勞動中的自然」、「聲音與書籍」、「少數性與多數性」,每一個概念都試圖探索當地、也是全世界當下的重要命題。遊牧與農耕空間,正是以所在地寧夏為代表的西部地區千百年來面對的終極問題,處於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之間、胡漢文化的之界,構成了中國與西域關係的核心。自然與勞動反應的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張力,也是經濟、物質基礎同階級、上層建築的關係。聲音與書籍思考了文明的涵義,擁有文字記載的文化,和沒有文字只有聲音的狀態,何種才是文明。通過何種媒介,可以掌握知識,如何生產與製造知識,也就決定了誰掌握政治與權力。少數與多數,是當今國家和全球面臨的課題,經濟不平衡帶來了國內人口大移民,世界的經濟差距、權力和宗教矛盾帶來的國際移民問題,主動的和被動的全球化、多樣性,在今天的世界,一次次被重新詮釋和解讀,推翻又重建。

雙年展挑選了來自三十個國家的參展藝術家,特別關注中國西部邊界,從蒙古到中亞到東南亞,包括80組、92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除了在華夏河圖藝術小鎮內的銀川當代美術館、國際藝術家村和惠農渠生態公園展出外,還將出現設立在寧夏博物館的分會場,將寧夏考古學和古代藝術史加入到當代藝術敘事中來。本次藝術家和策展人的組成也頗有看點,藝術家們多來自曝光率不多、小的國家,包括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比如來自印度和拉脫維亞的策展人,藝術家來自中亞的斯坦國、蒙古、伊拉克、巴基斯坦、俄羅斯,歐洲的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非洲的剛果、安哥拉,東南亞的越南、緬甸等。這些小眾的、很少被國際聚焦的國家,他們的藝術家將會帶來更加多樣、原創、有趣的聲音。這也是銀川雙年展和世界許多雙年展所不同的,它連接了絲綢之路、亞洲腹地、西域邊界的藝術聲音,若你想聽到一帶一路豐富多彩、未被注意卻值得聆聽的聲音,這個位於中國黃河與黃土高原上的城市雙年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