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ite

世界影響力與未來:新加坡與東南亞當代藝術市場

· city and place,新加坡 Singapore

/申雁冰

本文首次發表于香港《a.m.post》雜誌2015年3月/4月刊

藝術能為市場和投資帶來機會當然令人振奮,但不要忘記,藝術始終還是一種文化。是文化,而不是市場,可以影響一個社會的整體發展。

1963年,新加坡藝術家劉抗自述道:「東南亞需要一個藝術中心作為領導者。它在哪里?我想,就是新加坡。」以東南亞為腹地,背靠中國,面向西方,連接歐亞,新加坡是世界的匯合點與中轉站。將新加坡放入所在的東南亞區域和世界版圖中,探尋歷史脈絡與世界關聯性,才能理解其國際影響力、價值與未來。

世界版圖中的新加坡藝術景觀

歷史悠久的藝術品貿易中心。14世紀以來,來自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歐洲的藝術品在新加坡彙聚交換,包括中國絲綢瓷器、馬來宮廷銀器、印度紡織品、臥莫兒繪畫、波斯地毯。1819年後新加坡成為英國殖民地,是重要的歐亞古董和藝術品交易據點。

當代國際藝術商業中心二十世紀70、80年代,新加坡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世界經濟論壇2014-2015年競爭力榜上,新加坡僅次於瑞士位居世界第二、亞太第一,高等教育世界第二,基礎建設世界第二。完善的法律體系、穩定的政治環境帶來極強外資吸引力,外國公司可享受50項全面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多種自由貿易協議與35項投資擔保協議,知識產權得到高度法律保護。海關免除對藝術品與工藝品的進口稅,銷售稅僅7%。新加坡公共關係認證處為公關公司提供專業資格認證,目前已有12家大型跨國公關公司、2家亞洲區域公司和諸多本地小型公司,形成專業的廣告、市場行銷、公關公司體系。藝術家、收藏家、藝術捐贈人士享有政府特設的永久居民權待遇。

「左右逢源」的國際關係。新加坡北接馬來西亞、南接印尼,以東南亞為腹地,是東南亞藝術研究和教育中心;1976年新加坡主導建立東盟,實現東盟成員國間人員往來免簽證。軍事國防依靠美英,是英聯邦國家,與英國自1971年來開始國防軍事合作,英軍在新加坡有軍事後勤補給站和國防武官,元首來往密切。中國作為新加坡華人祖先的故地,有先天文化淵源,在「中國崛起」背景下,新加坡趁勢大力發展與中國緊密經濟合作。穩固的印度裔社群與南亞相連,天然地理條件帶來與澳洲的密切來往。新加坡還是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包括亞太經合組織秘書處、亞歐會議亞歐基金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國發展署等。便利的交通與國際關係為成為國際藝術中心提供基礎。

快速上升的藝術品市場。新加坡藝術家逐步在國際藝術界抬頭,2015年Charles Lim即將代表新加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年末開幕的新加坡國家畫廊將成為堪比法國奧賽博物館和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的最大視覺藝術中心。開辦5年的「藝術登陸新加坡」從2011年首屆121家畫廊和32000參觀人次,到2015年152家畫廊和51000參觀人次,52%的VIP人士來自海外,確立了在東南亞地區最有影響力地位。2013年開辦的吉門營房藝術區進駐大批西方與本土畫廊,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對當代藝術研究與藝術家駐地提供支援。由「藝術登陸新加坡」倡導的新加坡藝術周至今舉辦兩屆,除帶動本地藝術消費,也吸引了諸多海外藝術從業者與遊客前來,帶動了本地包括酒店、餐飲、消費、交通、旅遊發展。

高潛力的藝術消費者。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研究,新加坡是人均百萬富翁最多的城市,已成為世界增長最快的財富中心,財富總數達1.3兆美元,預計2020年將超過瑞士成為世界最大財富中心。據《福布斯》報導,新加坡人均GDP達61567美元,為世界最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其將在5年內達到77000美元。本地的公民藝術教育與鑒賞也在不斷擴展,越來越多中產與市民將走入博物館、畫廊、藝術博覽會作為休閒方式,本土年輕收藏家一代逐步成長。在強筋的購買力與藝術鑒賞力提高的背景下,藝術品投資與消費將逐漸成為新興經濟和市場。

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前世與未來

作為國際藝術市場新晉熱點的東南亞藝術,其實早已擁有悠久歷史,只是從20世紀90年代才得到關注。這源于東南亞自身文化特性和多樣而迅速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

文明交匯與社會激變下的東南亞藝術

東南亞藝術多元而古老,兼具穩定性與靈活性。它深受中國、印度、伊斯蘭古文明影響。佛教、印度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儒家、道教、泛靈論分佈在不同族群與國家,多元價值與信仰並存。根據自然地理,東南亞又可劃分為半島東南亞和海島東南亞。近代以來西方殖民者的影響,進一步增加多樣格局:受西班牙和美國文化影響的菲律賓,英國影響下的新加坡、馬來亞、緬甸,荷蘭統治下的印尼群島,法國殖民地越南、老撾、柬埔寨,和唯一獨立主權的泰國。

迅速變化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為本已多樣化的文明增加變動性,也是藝術家創作的直接靈感來源。東南亞在20世紀90年代進入國際藝術視野與這一時期的社會變化密不可分。緊隨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實現經濟起飛,越南也進行了開放改革。東南亞出現了中產階級與新富階層,對藝術的消費需求持續提高,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最新研究報告稱,印尼億萬富翁數量已經超過日本。印尼蘇哈托政權垮臺、菲律賓馬科斯專制被推翻,自此掀起持續至今的民主化道路和言論自由。新加坡當代藝術的發展以90年代為最迅速,政府大力投入藝術建設;印尼則以資金雄厚的收藏家為主導,收藏家與藝術家建立密切聯繫;在菲律賓,藝術處於極強的自由市場經濟和商業環境下,擁有豐富的畫廊、拍賣行、藝術教育機構、藝術空間。

東南亞當代藝術既有對環境變化的機敏反應,又保存了文明與價值的堅守。靈活機動,又存在不變的恒久,這或許是東南亞當代藝術的一大特徵。它不像日本、中國等經歷了重大社會轉型,而是在多種價值共存、起伏的社會變化、波動的國際趨勢下,不斷調試與探索自我身份。

進入世界視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1983年發表《想像的共同體》在全世界引起的轟動極大推動了西方對東南亞的關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以東南亞,特別是印尼為實例,探討民族國家起源,是西方最傑出的東南亞研究學者之一,自此,他所在的康奈爾大學成為西方東南亞研究前沿。

東南亞藝術品的特點是手工藝精湛,使用材料媒介廣泛,主題囊闊身份與記憶、靈性、性別、城市化、建築、消費主義、社會事件、波普頭像、個體表達、生態環保、對時間流逝的捕捉、視頻遊戲、美麗混亂。一批藝術家近在國際藝術界逐漸確立了自己的位置,包括新加坡的Donna Ong、何子彥、Susan Victor、Robert Zhao Renhui,、Charlotte Chang, 印尼的EnTang Wiharso、 Melati Suryodarmo、 Fx Harsono, 柬埔寨的Sopheap Pich 與Linda Saphan, 越南的Tran Luong、Nguyen Trinh Thi, 泰國的Natee Utarit、 Pinaree Sanpitak, 馬來西亞的Wong Hoy Cheong、Ahmad Zakii Anwar、張秀英, 菲律賓的Santiago Bose、Roberto Feleo、 Ronald Ventura。藝術市場銷量近年快速上漲,2013 年春季佳士得拍賣行的東南亞藝術品成交總額達8百萬美元,而6個月後秋季成交額就達到了2千1百萬美元。2013年11月,印尼藝術家Lee Man Fong的作品以4,661,642美元價格在拍賣行為印尼收藏家買走,創造了東南亞藝術品拍賣最高價。 另一位印尼藝術家Nyoman Masriadi的作品也保持在6位數字價格,為中東和美國收藏家購買。東南亞今日擁有了一批本土收藏家,出生于1975年後的新一代藝術家市場價值上升。總體上,東南亞藝術品維持在一個「買得起」的市場價格,相比中國、日本等藝術品價格較低。這種買得起價格擴展了市場範圍,收藏家與買者的人群範圍變寬,成交量提高。

年輕市場的困惑與希望

2011年,新加坡的藝術博覽會僅2個,短短4年內,到2015年已共計9個博覽會舉辦。這個快速上升的市場在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帶來困惑。藝術登錄新加坡博覽會總監魯道夫·洛倫佐對《海峽時報》提醒道:「這個市場一定程度上是脆弱的,大量博覽會短期湧現,會令人困惑和選擇焦慮,市場還沒搞清楚供應鏈的不同級別和類型。」新加坡藝術家Chun Kai Feng說:「我不知道這種藝術市場化究竟是好是壞,因為我們藝術家們只有不斷改造和調整自我創造性,才能跟得上這架藝術經濟機器的步伐,在短期內湧現如此大量的展覽,或許只會抵消藝術製造。」

 

面對這種浮躁可能帶來的反作用,魯道夫·洛倫佐保持了清醒認識,在被問及博覽會對東南亞藝術市場的影響時,他對《a.m.post說:「這是個年輕、處於上升期的市場,是需要我們去建構、教育和提供資訊的。我們不僅提供場地,還要支援、幫助亞洲畫廊,為其分析、提供機會。為提高市場水準,我們還需要培養和教育一批藝術鑒賞者與觀眾。這不僅是市場,也是教育機會。」新加坡畫廊協會發言人本傑明·漢普對《海峽時報》說,當他在香港參加為期一周的香港藝術周時,「我對那裏的企業贊助人的巨大數量感到吃驚和興奮,同時還有些嫉妒。我希望新加坡藝術領域和社區可以最大程度地建立一種長期的緊密關係。」

 

或許,將東南亞藝術作為一個「市場」來期許,只會限制它的可能性。它剛剛開始在世界尋找自己的位置,探索屬於自己的身份和未來。拿它與任何亞洲其他市場比較、對其市場前途作判斷,都是武斷而不公正的。相比市場,東南亞藝術更是一個洞見社會變化的視窗,帶來思考、教育與美學體驗。洛倫佐最後對《a.m.post說道:「藝術能為市場和投資帶來機會當然令人振奮,但不要忘記,藝術始終還是一種文化。是文化,而不是市場,可以影響一個社會的整體發展。」在這個迅速變化的世界,誰又知道誰是下一個明星呢?或許正是這種不確定的未知性,才值得期待。